山东临沂:沂蒙孝善承家远 金融养老护长安

来源:小9直播平台 发布时间:2025-11-07 06:41:53

  

山东临沂:沂蒙孝善承家远 金融养老护长安

  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当前,山东省临沂市60岁以上老年人数超260万,是全省老年人口最多的市,做好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积极推动金融服务融入“孝善临沂”养老品牌建设,坚持高站位统筹、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着力打造覆盖医、养、游、居全链条的适老化金融理财产品体系,助力老年群体在绿水青山间实现从“养老”到“康老”的品质升级。

  养老事业牵动万千家庭,关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局。山东爱舒乐卫生用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成人失禁护理领域的领军企业,企业自主研发的“网络智联成人纸尿裤”通过云端实时监测体压、体温等健康数据,预警老年人褥疮风险;公司制作的“消臭型纸尿裤”采用净味SAP技术,实现异味消除率超95%,产品覆盖全国90%的三甲医院及3000余家养老机构。

  养老产业经营主体多元,项目建设运营周期长、投入大、盈利低,同时面临抵押担保不足、资产价值难以评估等问题,导致银行机构准入困难。农业银行临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增义和记者说:“银行信贷要看企业财务报表的‘显绩’,更要看市场发展的‘潜绩’。一方面要放开视野,看到养老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增长的空间;另一方面,要俯下身子,关注到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定位、经营状况。”结合爱舒乐卫生用品多项生产专利和良好发展前途,农业银行临沂分行为企业发放贷款6000万元,加权平均利率3.2%,低于该行同期平均贷款利率。

  在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指导下,农业银行临沂分行聚焦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用足用好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等各类支持政策,着力推动普惠型养老金融服务品牌建设。该行建立养老企业项目常态化跟踪机制,围绕资金需求,及时作出调整优化金融支持策略,形成“贷前精准研判、贷中高效审批、贷后持续服务”的闭环管理模式。因地制宜推出农银抚养信用贷、农银寿养场景贷、农银安养助保贷、农银康养抵押贷等系列新产品,围绕医疗健康、康复护理、银发消费等领域,提供精准化信贷支持。截至8月末,该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3.29亿元,较年初增长67.9%。

  用爱共织颐养梦,用心铸就夕阳红。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聚焦老年群体生活质量提升,依托蒙山、沂水、温泉、红色等生态资源优势,汇集更多金融资源聚力打造服务更加多元、质量更有保证的养老服务体系,助力建设一批集医养结合、生态疗养、康复保健、文体休闲于一体的健康养老综合体,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需求。

  “临沂孝善文化源远流长,发展养老事业有基础、有资源、有传承。我们坚持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工作原则,健全养老金融服务机制,全面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增强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推动具有地方特色、覆盖全体老年人、分层分类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全市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剑介绍。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积极推动构建财金联动政策体系,协同支持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合印发《临沂市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临沂市养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推进养老金融制度化、体系化。扎实开展金融支持养老服务发展“五个一”专项提升行动,按照“在建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原则,围绕医药健康、休闲旅游、养老服务等行业领域,梳理推送养老产业项目162个,强化融资服务保障。截至8月末,全市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2.2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3.5亿元,助力全市建成康养产业重点项目50个,云蒙太阳城国际康养小镇等一大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康养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202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从资产端、负债端、渠道端三个方向破题发力,聚焦提升养老金融服务便利度和安全感,加快构建多元化适老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推出养老属性强、兼顾稳健性和灵活性的金融理财产品,满足银发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保障需求。截至目前,全市银行机构养老存款总额4.13亿元,较年初增长116.2%,初步形成全期限覆盖、金融与康养服务相结合的产品体系。

  在做好金融理财产品供给的基础上,该行积极推动适老化金融服务改造。截至目前,辖内1300多个银行网点全部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提供轮椅、老花镜、放大镜、无障碍通道等适老服务。工商银行临沂分行建成2家养老金融特色标杆网点和12家基础养老金融服务网点;农业银行临沂分行在营业网点设立“金色港湾”专区;招商银行临沂分行启动2025年养老节活动,搭建“丰润驿站”实体阵地,推出“丰润人生”养老金融品牌等。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积极推动“背包银行”建设,将金融服务和惠民政策送上门,累计为老年人提供上门金融服务5000余次。针对老年人金融知识需求特点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重点,组织金融机构走进老年大学、养老机构、社区等多渠道加大老年人金融基础知识和防诈知识宣传普及,提升老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假币侵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