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曝光卫生巾纸尿裤残次料翻新乱象!品牌回应与深交所关注函引发股价波动

来源:小9直播平台 发布时间:2025-06-16 20:04:12

  从去年11月开始,卫生巾行业就因偷工减料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质疑。而近日,随着央视3·15晚会的曝光,卫生巾相关的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的焦点。多家知名品牌如全棉时代、自由点及苏菲等被点名,卷入了这场关于产品质量和企业内部管理的大风波。

  央视的调查揭露了黑心商家回收不合格卫生巾和纸尿裤的现象,这一些产品通过翻新及重新包装后,再次流入市场。这一行为不仅触碰行业底线,更为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埋下了隐患。各大品牌迅速作出反应,发布声明试图撇清关系,但消费者心中的疑虑却依然挥之不去。到底是品牌甩锅,还是冤屈躺枪?

  在2023年3月15日的调查中,记者卧底到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发现金钱利益驱动下,部分企业从生产线上收购了不合格的卫生巾和纸尿裤,企图以次充好。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不仅承认采购了残次品,还透露这其中的利润达到高达5000元/吨,而这些残次品的供应商包括了不少知名品牌。对此,各家公司纷纷推出公告,表态与梁山希希无合作伙伴关系,并强调按行业规定处理残次品。

  然而,消费者最关心的不是品牌如何撇清关系,而是内部是不是真的存在监督管理不严的情况。品牌的辟谣声明未能有效消除消费者的不安。有网络用户表示,企业一定彻查内部问题,并对员工涉及的倒卖行为采取坚决措施,让我们消费者得到一个明确的交代。

  更为严峻的是,深交所已于3月16日下发了关注函,要求全棉时代及自由点的母公司进行彻查,回应市场的关切。函件内容覆盖了原材料采购、生产残次品处置及内部控制机制等多个角度,反映出监管部门对事件的重视。

  在各大品牌看来,他们心中有数,不合格的卫生巾应依规定进行销毁处理,不应再进入市场。而行业内人士也表示,虽说部分小作坊为降低成本可能会出现残次品流入市场的情况,但大品牌在这方面几乎不可能失控。然而,央视的报道却打破了这一结论,指出这些不合格品仍可能在某些环节流通。

  这场行业风波不仅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也让投入资产的人感到不安。股市反应相当激烈,部分企业的股价随即大跌,投资的人对公司治理的信心开始动摇。某分析师指出,相关曝光不仅给公司带来威胁,更可能会影响长远的发展以及品牌形象。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消费者的权益无疑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行业发展需与时俱进,企业也需要反思自身的管理与责任,而品牌信誉的重建更是遥遥无期。无论如何,消费者希望在购买卫生巾或纸尿裤时能有所保障,关心的不是品牌的挽救与辩解,而是背后严谨的生产流程与负责的企业态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