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总觉得哺育二孩、三孩压力很大,现在不只有市政府的育儿补助和托育补助券,国家都出台了育儿补助方针,让我们减轻了不少压力,心里更结壮了。”7月30日,记者与西区居民毛先生攀谈时,他看着家中嬉笑游玩的孩子们,感慨万千。
近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助准则施行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线月,我市聚集“养有减负”,针对按方针生育二孩及以上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推出每月每孩500元的育儿补助金,补助直至孩子满3周岁的育儿补助方针,切实为家庭减轻哺育经济担负。
方针出台后,西区不折不扣地履行履行,经审阅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家庭,只需自主申报,经社区大街卫生健康局审阅经过,便可收取育儿补助。
像毛先生这样的家庭,2021年7月二孩出世后,从申报次月起每月享用500元补助;2024年7月三孩出世后,持续享用同规范补助。这笔“及时雨”般的资金,有用缓解了奶粉、尿布、衣物等日常开支带来的经济压力,让毛先生一家在育儿路上更有底气。
2024年7月,我市出台《攀枝花市发放托育补助券施行办法(试行)》,并于当年9月起施行。方针清晰,为在市内符合条件的普惠托育组织(含接收23岁幼儿的幼儿园)入托的0至3岁婴幼儿,按每人每月200元的规范发放托育补助券(每年分两期发放,每期面值累计不超越1000元,年度总额不超越2000元)。这一方针与育儿补助构成“组合拳”,让很多家庭取得更全面的支撑。
毛先生方案待三孩满1岁后送入普惠托育组织,到时孩子每月可一起享用500元育儿补助和200元托育补助券,累计取得700元育儿支撑,既能减轻经济担负,又能让孩子承受优质托育服务。
到本年7月,西区已累计为181户育儿家庭发放育儿补助金177.9万元。从单一补助到“育儿补助+托育券”的多元支撑,不只减轻了家庭的生育哺育担负,让孩子们能在更优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更让家庭感触到了方针温度,为构建生育友爱型社会注入了微弱动力。(杨馨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