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情报塞儿子尿布中带出上海解放后周总理电报:速来中央报到

发布时间:2025-06-19 13:07:32   来源:小9直播平台

  1949年,上海火车站内,两个女性紧紧抱着哭泣不止的婴儿,焦急地试图与正在进行严格盘查的士兵交涉。“长官,孩子还小,要不就放我们过去吧?”她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恳求。

  虽然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解放,然而战局依旧严峻。残余势力仍牢牢控制着长江南岸,随时准备发动反攻,上海的局势因为这样变得格外紧张。士兵的脸上没有丝毫的耐性,冷冷地命令道:“少废话,快打开!”他粗暴地撕开婴儿的襁褓,孩子的哭声仿佛变得更加尖锐。在士兵低头检查时,抱孩子的女人突然与同伴交换了一个紧张的眼神。

  眼看着孩子的尿布就要被掀开,另一位妇女慌忙走上前,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长官,这孩子刚吃了东西,还拉了些,怕熏到您。”当士兵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时,他立刻表现出嫌恶,放下尿布并挥手示意她们可以离开了。谁能想到,尿布下藏着的机密情报,而这两位妇女其实就是我党的地下情报人员。

  她们最终成功地将情报带出上海,并顺利送到中央,成为上海解放的重要推动者。连周总理也为她们的英勇行为点赞,特地发电报邀请她们加入中央工作。这两名女性是谁?为何会让周总理如此重视她们呢?

  1949年3月19日,春意盎然,丁宁如约来到上海的虹口公园。她佯装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却始终警惕地观察周围环境。跟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的脸上逐渐显现出焦虑的神情。本以为同伴裘慧英会因某些原因迟到,然而无论如何等待,裘慧英依然未现身。丁宁内心不禁一阵惴惴,难道裘慧英出了什么意外?

  裘慧英是丁宁的地下工作伙伴,她们一直以单线联系的方式传递情报。今天原本是两人约定会面的时候,可裘慧英迟迟没再次出现。丁宁带着疑虑回到家,和丈夫程浩商量对策:“今天我等了很久,慧英始终没来,她一定出了事。”

  程浩也感到意外,从事地下工作以来,他们一向小心谨慎,难道是哪里露了破绽,导致发现了她们的行踪?“你先别急,明天再去看看,若果真没有见到她,我们再作打算。”

  第二天一大早,丁宁又按约定前往虹口公园。但刚到不久,她就感觉背后似乎有人注视着她。她机警地从包里拿出梳妆镜,假装整理仪容,暗中观察。镜中反射出两名特务正在打量她。丁宁的心中一紧,意识到裘慧英很可能被抓住了。

  她决定马上前往人多的地方,试图甩掉特务。即便她巧妙地避开了追踪,心中的不安依然挥之不去。后来通过打听,她才得知,裘慧英和李白夫妇在发电报时被敌人捉拿。当时,李白留下了“们,永别了”的诀别话语,便被抓走,并遭受了长达30小时的严刑拷打。企图从他口中逼出更多情报,但李白始终没有吐露半个字。为此,他们抓捕了李白的妻儿,裘慧英未能赴约的原因是如此。

  战局已经逐渐逼近,上海解放成为了必然的任务。丁宁深知,自己一定要尽快将这一条消息传递给中央。她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上海局副书记刘长胜。刘长胜意识到事态的紧迫,决定立即采取行动。他告诉丁宁:“你再去一次,把这一条消息带到中央。”

  丁宁从事地下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央选定她并非偶然。首先,对上海实施了严密的封锁,特别是对青壮年的出入进行了严格管控;其次,丁宁是少数几位能够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自由进出的人员。“你放心,刘书记,”丁宁坚定地说道,“我一定会达成目标的。”两人迅速制定了详细计划后,丁宁回家开始准备。

  然而,在如此严苛的检查下,丁宁一时间犯了愁:情报该藏在哪个地方才不会被发现呢?就在这时,婴儿的哭声引起了她的注意。丁宁看着怀中的孩子,突然灵机一动,决定将情报藏在孩子的尿布里。

  她用油纸包裹情报,再用尿布仔细包好,用针线缝紧,细心地确保没有一点破绽。接着,丁宁与另一名同伴庄佩林匆忙赶往上海火车站。经过长时间的排队,终于轮到她们接受盘查。孩子因长时间被包裹着而哭闹不止,丁宁感到既心疼又无奈,但为完成任务,她只能忍住不安。

  当检查终于到她们时,负责检查的士兵看到不停哭泣的婴儿,显得有些烦躁。他命令她们打开包裹,彻底检查。好在丁宁早已准备好,一切看似平常,没有可疑物品。就在士兵准备放她们过去时,那不停哭泣的孩子引起了士兵的注意,他再次拦下她们,要求检查襁褓。

  “长官,天冷,孩子还小,要不就算了吧?”丁宁小心翼翼地说道,试图蒙混过关。士兵不耐烦地命令:“少废话,快打开。”丁宁无奈,只好缓缓解开襁褓,迎面而来的是一股刺鼻的臭味。庄佩林见状,立即走上前装作关心地提醒道:“长官,孩子刚刚吃多了,拉了些东西,小心熏到您。”

  士兵闻到异味后,立刻表情一变,嫌弃地放下了尿布,挥手示意她们离开。丁宁松了口气,抱歉地道了声“对不住”,匆忙带着孩子离开。一路上,她们提心吊胆,生怕被再次检查,幸好,并未再度拦截,她们顺利到达南京,将情报交给了南京地下市委的史永。

  史永得知情报藏在婴儿尿布中的细节后,激动不已:“你们真是及时雨,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我代表党组织对你们表示感谢!”丁宁则冷静地回应:“这是我们的职责,只希望尽早解放,救出被抓的。”

  丁宁和庄佩林之后继续加强地下工作,成功帮助第三野战队与上海电台保持联系,为上海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最终,顺利进驻上海,丁宁和程浩也迎来了胜利的喜悦。两人紧紧相拥,经历了生死考验,感情更加深厚。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丁宁和程浩的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不再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接着,丁宁接到一封来自首都的电报:“请丁宁、程浩速到北平报道。”两人迅速收拾行李赶往北京。原来,这封电报是周总理亲自下达的。

  周总理得知丁宁为传递重要情报,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敌人封锁线的事迹,深受感动。于是,丁宁夫妇被调到北京工作,并且周总理亲自接待了他们。丁宁和程浩深知,正是周总理的关怀,才让他们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