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第五次宣布退出直播行业未回应自创卫生巾致癌风波卫健局已介入调查更多细节曝光

发布时间:2025-08-21 07:25:54   来源:小9直播平台

  

辛巴第五次宣布退出直播行业未回应自创卫生巾致癌风波卫健局已介入调查更多细节曝光

  辛巴第五次宣布退出直播行业,未回应自创卫生巾致癌风波,卫健局已介入调查,更多细节曝光

  “我的肺相当于95岁的肺,不能再承载直播工作了。”8月18日晚,坐拥千万粉丝的直播一哥辛巴(辛有志)在直播间神情黯淡地宣布退出直播行业。然而,此前他大力推广的自创品牌“棉密码”卫生巾正陷入一场严重的健康风波中——多批次产品被检出超高含量致癌物硫脲,据新闻媒体报道,超过30位消费者自称使用后患上甲状腺癌。

  2025年夏季,“棉密码”卫生巾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上海复达检测技术集团的检测报告数据显示,今年6月某官方机构送检的14份“棉密码”样品中,仅有一个批次未检测出硫脲。检测结果令人震惊,其中一款樱花·舒缓型卫生巾硫含量高达16653.4679μg/g,远远超出业内一致认为的最低检出限量值1mg/kg。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质量上的问题,而是必然的联系女性健康的重大安全事件。硫脲是什么?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的3类致癌物,常见于工业和农业领域,却不应该出现在与女性最私密部位接触的卫生用品中。

  “用了这款卫生巾之后,外阴红肿瘙痒持续很久,换品牌后就沒再出现过,去醫院检查出甲狀腺有結節。”曾是“棉密码”忠实用户的蒋女士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像蒋女士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在消费保平台,多名用户投诉称使用“棉密码”后出现健康问题。一位张女士投诉道:“我去年检查出来甲状腺癌,要求辛有志和快手平台做出赔偿。”更令人心寒的是,当消费者向商家反映问题时,客服回应:“产品没有一点质量上的问题,硫脲残留不会对人体存在风险”。这让人不禁要问:难道要消费者用自己的身体健康作为赌注吗?

  面对舆论压力,7月24日,“棉密码”官方发布声明,称已向工厂所在地的汕頭市澄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对产品做了抽检,检验测试结构为:“产品检测合格,消费者可以完全放心使用。”

  品牌方同时出示了一份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提供的硫评估报告,声称无纺布中硫残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辛选集团还向媒体提供了20来份棉密码检测报告,检验测试的机构都是广东省汕头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品牌方所谓的“合格”,依据的是2002年版《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和2018年推荐标准《卫生巾(护垫)》(GB/T 8939—2018)。这些旧标准主要关注微生物、pH值等基本卫生指标,根本未将硫脲纳入常规检查项目。

  而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国标《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 15979—2024)明确规定,原材料中不得添加列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禁用化学物质(碘除外),而硫脲正是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明确列出的禁用成分之一。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会出现“报告打架”的现象了——品牌方拿着旧标准下的“合格报告”强调产品合規,消费者却依据新国标质疑产品安全性。

  卫生巾作为女性每月必需的卫生用品,其安全性必然的联系到数亿中国女性的健康。然而,这个行业的安全红线却频频失守。业内人士透露,电商快速拉升交货期与价格战,迫使工厂压缩成本,质量无法保障。芯片成本被大量压缩,成为卫生巾“毒芯片”重要诱因。佛山一家为十余家大品牌代工的卫生巾生产企业透露,硫脲虽然有一定抑菌性,但因潜在毒性,正規品牌通常不会主动添加,更可能来自原材料残留,比如再生纤维素生产中的副产物。

  卫生巾的“功能芯片”正处于监管灰色地带。它既不属於药品,也未纳入化妆品监管,没有独立国家标准可循。“芯片成分通常由供应商决定,厂家也无义务在包装上标明,产品在质检中往往不会针对芯片做化学成分检测。因此只要整体指标达标,即便芯片中含有如硫脲这类潜在地高风险成分,也也许会出现在市场上。”业内人士坦言。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会有那么多卫生巾品牌热衷于宣传“黑科技”“功能性”等概念,却在最基础的材质安全、成分合规上打折扣。

  对于疑似因使用“棉密码”卫生巾而健康受损的消费者来说,维权之路异常艰难。消费者想证明产品问题要额外承担检测成本,并且想要证明使用含硫脲的卫生巾与患病有直接关系举证难,可能因“标准适用争议”陷入投诉无门的境地。

  长期关注“棉密码”卫生巾的爆料博主王先生曾多次反映情况。8月4日,广州市卫健部门向他邮寄了《受案通知书》。但在8月15日最后期限,王先生接到的回复是:仍在等检测结果,无实质性结论。据王先生称,卫健部门送检的是事件曝光后生产、已不含硫脲的新品,且不含硫脲专项检测。这样的检测怎么能查出问题呢?这不是明摆着的“走过场”吗?

  企查查信息数据显示,今年1月,辛巴实控的广州辛选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其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存在夸大宣传、虚构商品功能性能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被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75万元。这已经不是辛选集团第一次涉嫌欺骗消费者了。然而,175万元的罚款对这个8年时间累计销售额达33.3亿元的卫生巾品牌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根本没办法形成有效震慑。

  在这场“棉密码”风波中,监管部门的态度和行动至关重要。据悉,广东省内有关部门已牵头组织专家,对卫生巾中硫脲成分是否对人体有害展开深入研究。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关于棉密码卫生巾中硫脲成分含量高的问题,“有关部门还要进行研判”。这种模糊的回应显然无法让公众满意,消费者需要的是明确、透明的调查的最终结果和有效的监管措施。

  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国标《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 15979—2024)为卫生巾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新国标最大的亮點是细化了原料卫生要求,并使多项与消费者健康息息相关的卫生项目有了检测依据和方法。其中明确规定,原材料中不得添加列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禁用化学物质(碘除外)。

  然而,为给企业留出缓冲期及避免产品浪费,新国标实施之日前生产或进口的产品,在符合2002年版标准的前提下,可以销售至产品标示的有效期(保质期)限为止。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市面上新舊国标产品共存流通的局面还将持续至少1—2年。在这段过渡期内,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广州市白云区卫生健康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接到消费者关于“棉密码”卫生巾的投诉,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我们会加快处理,后续会和信访投诉人及消费者进行回应。”而直到今天,快手平台上的“棉密码官方旗舰店”仍在正常营业,总销量超过1000万。那些可能含有超高含量硫脲的卫生巾,是否还在流向无数不知情的女性消费者?当我们每月使用的卫生巾都有几率会成为健康杀手时,我们该如何相信市场上的产品?谁又来真正保障数亿中国女性的健康权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